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马上完成合并!
0 浏览 ·2024-11-29
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截至本月19日,冲突已经持续了1000天。
俄罗斯国防部19日发布战报称,乌克兰军队当天凌晨使用6枚美制陆军战术导弹袭击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州一处设施。6枚导弹全部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
有消息称,本次袭击是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制造的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后,俄境内目标首次遭美制导弹袭击。据了解,遭袭击的俄方军事设施距俄乌边境115公里。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证实美国已经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式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他还呼吁所有国家提供远程武器支持,特别是德国。
军事冲突升级
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袭击了俄罗斯布良斯克州,俄防空系统进行了有效拦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美国政府解除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武器的限制后,乌方首次使用该型导弹对俄境内目标发动打击。
• 11月21日,俄罗斯军队使用各种类型的导弹袭击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包括从阿斯特拉罕地区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从米格-31k战斗机上发射一枚“匕首”导弹、从图-95ms战略轰炸机上发射7枚kh-101巡航导弹等。
这种导弹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核心装备之一,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突防能力。报道指出,此次导弹攻击的目标是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南方机械制造厂”,该厂是乌克兰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
目击者和当地居民描述了当天的情况。在第聂伯罗市,多次的爆炸声响彻云霄,城市多处建筑被破坏,街道上散布着碎片和瓦砾。市民们被迫在寒冷的天气中寻找避难所,许多人心有余悸。
这次洲际导弹的使用不仅显示了俄罗斯在军事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反映了冲突双方日益增强的军事对抗态势。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此举可能是为了展示其远程打击能力,同时对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发出强烈的警告。
在全球层面,此次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忧虑。许多国家对于区域冲突的升级表达了严重关切,担心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地区不稳定甚至全球性的冲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已就此事进行了紧急会议,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进一步激化矛盾的行动。
•俄罗斯对乌克兰军工企业进行了联合打击,并测试了代号“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速度达10马赫,目前无反导系统可拦截。
双方表态与反应
• 乌克兰: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有权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还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向俄方施压。此外,乌方还称有自制远程无人机和“海王星”导弹等,并计划全部投入使用。
• 俄罗斯:普京表示西方导弹袭击俄罗斯后,俄乌冲突具有了全球冲突的性质,局势正在进一步复杂化,若冲突升级,俄将果断采取对等反击措施。俄外长拉夫罗夫称乌方此次袭击是西方有意升级局势的信号。
核威慑与国际反应
• 俄罗斯核警告:普京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明确如乌克兰使用西方的非核导弹攻击俄罗斯,俄罗斯可使用核武器回应。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警告,将对协助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袭击俄领土的北约国家进行报复。
• 国际社会呼吁: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避免导致军备竞赛和加剧俄乌冲突的行动,敦促各方遵守国际承诺,优先考虑对话与和平。
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呼吁
一、尊重各国主权和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国际法应当得到平等统一适用,不应采取双重标准。
二、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着眼世界长治久安,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防止形成阵营对抗,共同维护亚欧大陆和平稳定。
三、停火止战。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各方应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浇油,不激化矛盾,避免乌克兰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
四、启动和谈。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帮助冲突各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
五、解决人道危机。一切有利于缓解人道危机的举措都应得到鼓励和支持。人道主义行动必须遵守中立、公正原则,防止将人道问题政治化。
六、保护平民和战俘。冲突当事方应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应保护妇女、儿童等冲突受害者,尊重战俘的基本权利。
七、维护核电站安全。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呼吁各方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坚决避免出现人为核事故。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促进和平核设施的安全安保发挥建设性作用。
八、减少战略风险。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应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扩散,避免出现核危机。反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研发、使用生化武器。
九、保障粮食外运。各方应中方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可行方案。
十、停止单边制裁。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反对任何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十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各方应切实维护现有世界经济体系,反对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十二、推动战后重建。国际社会应采取措施支持冲突地区战后重建。中方愿为此提供协助并发挥建设性作用。